eth:上海交大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創合彙聯合主辦科技創業營-首期開學典禮成功舉辦

2018-09-15
比爾·蓋茨說,科學技術的進步将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影響,不要坐等未來,失去自我發展的良好時機!21世紀,社會飛速發展。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任何商品,都是科學和技術結合的産物。科技的力量在于颠覆現有生活,不斷地把未知變為已知,促進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發展!9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彙校區,由eth和創合彙聯合主辦的科技創業營首期開學典禮成功舉辦。入讀學子齊聚交大,共同見證了這一令人難忘的時刻。開學典禮特邀請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普惠金融創新中心主任、英凡研究院院長費方域,騰訊雲副總裁王祥宇,明略數據、秒針系統創始人兼董事長吳明輝,阿裡雲事業部華東區高級解決方案架構師胡君與大家一起分享科技前沿觀點、商場實戰經驗,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持續發展!
嘉賓緻辭環節,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eth院長王延峰教授首先對科技創業營學員們的入學表示衷心的祝賀和歡迎。接着王院長介紹了eth的成立初衷及未來規劃。eth整合上下遊資源發展人工智能+産業,支撐蘇州乃至全國的傳統産業升級轉型。同時,依托學校教育資源,聯合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優勢的企業,為國家培養人工智能專業化人才。王院長指出,人工智能在金融、商業、生活等領域智能無處不在,但我們現在仍處在智能時代的初級階段。下周,上海将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如果未來五年、十年能用人工智能辦一屆人工智能大會,那就是真正地實現了人工智能。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的發展除了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更離不開具備企業家精神的時代先行者的助力!希望通過科技創業營,幫助在座企業家在智能時代快速轉變經營理念,疊代傳統商業模式,肩負起推動時代變革的使命!
創合彙創始人、上海交通大學SIPA經濟與管理培訓中心主任邵鈞主任指出這是一個創造力革命的時代,智能化驅動未來。不久的将來,智能會代替人做更多的事情,把人從工作中解放出來,做更多知識化、創造性的事情。預測未來更好的方式,是創造未來。通過突破教育界和産業界的界限,商學院可以成為一個“産業—大學”的聯合體,商學院通過利用這種在教育界和産業界的流動性,使自己的科研優勢在市場中開拓出巨大的成長空間。最後,邵鈞主任指出,未來唯一的競争優勢,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競争對手學習得更快。我們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不斷提升我們的認知,并把人工智能作為組織學習的利器,為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接着,科技創業營項目主管朱思涵老師對入學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并對科技創業營項目進行全面詳細的解讀。以人工智能、區塊鍊、大數據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正在推動人類生活、社會形态和産業格局的變革。而随着數字經濟的發展,科技将滲透各個領域,賦能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随後,朱老師對班主任團隊進行了介紹,期待在接下來的學習裡大家可以收獲新知,擁抱科技,創造未來!
在随後的主題演講環節,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普惠金融創新中心主任、英凡研究院院長費方域教授做了題為《金融科技(FinTech)國際發展趨勢及其對中國的機遇與挑戰》的演講。他講道,金融科技可以是一家公司,也可以是一個産業。由FinTech産生的金融形勢和風險管理是與以往不同的。當前,金融供給主體越來越認同金融科技,大量的平台企業也開始采用金融科技。憑借和服務國家戰略,是上海發展金融科技中心的基本優勢和充分必要條件,也是上海的遠見,信心和擔當的客觀基礎和主觀要求。發展金融科技非常有利于上海的各“中心”建設,各“中心”是上海必須高質量完成的硬任務。所以,即使在現有的戰略框架下,把高水平發展金融科技作為驅動上海各“中心”的抓手,也是一個可信的承諾和激勵。發展金融科技中心要有生态戰略思維。要把生态真正做實做細做好,關鍵是架構和治理設計,生态成熟的标志是參與者都願進不願出,這樣的生态,才真正具有全球競争力。
騰訊雲副總裁王祥宇發表題為《科技助力零售企業新發展》的演講。他講道,人類曆史上的多次變革實際上都是由技術驅動的,零售業也不例外。技術讓零售行業産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賦能零售業,變為零售的“超腦”。王祥宇先生從家樂福、必勝客、百麗等品牌的實際案例出發,分享騰訊在現代生活和商業中的實際應用,由淺入深,妙語連珠。數據的全方位洞悉,讓人成為中心;強大的用戶标簽體系,為用戶進行全方位的畫像;LBS位置信息,可以豐富用戶行為數據;領先的視覺AI能力,助力線下門店的數字化;海量數據通過機器學習,得出精确的人-貨關系。隻有讓消費者擁有更好的購物體驗,數據才有價值,商業才有價值。騰訊雲運作的基點和核心就是為企業用戶、行業用戶提供智能技術服務,希望與成熟行業、企業展開技術合作,促進傳統商業社會智能化發展。未來已來,智慧生活就在眼前。
明略數據、秒針系統創始人兼董事長吳明輝做題為《打通感知與認知,創造人機同行美好未來》的演講。他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人工智能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時代,其核心是感知智能與認知智能的打通。符号是人類認知的開始,是人類知識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是智能系統的基礎。人工智能産業發展亟需前瞻性的技術頂層設計,唯有借助符号的力量,将符号主義與深度學習融合,才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大數據的紅利為企業發展服務。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機器學習在視聽感知等問題上媲美甚至超越人類。機器學習在可解釋性、推理能力、舉一反三能力等方面存在明顯差距。感知+認知,才是完整的智能,明略緻力于打通感知與認知,構建強大的行業AI大腦。擁抱人工智能,需要人機同行:打造人類可以理解的人工智能技術,沉澱和傳承人類已有知識,幫助知識工作者與機器更好協作。
阿裡雲事業部華東區高級解決方案架構師胡君做題為《阿裡雲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演講。胡君先生介紹指出,阿裡雲通過雲化的方式提供計算能力、數據引擎和人工智能,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加速引擎。新一代企業數字化發展方向包括場景化、生态化、科技+業務的融合創新,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面臨着來自服務群體、業務創新、組織加收和IT系統各方面的挑戰。馬雲認為雲計算是阿裡的生存之本:“我們自己公司對雲計算是充滿信心、也充滿希望,我們覺得這對我們有用,但是可能對社會更有用。這是客戶需要,如果我們不做,将來會死掉。”阿裡雲對阿裡巴巴集團的戰略意義毋庸置疑。阿裡雲目前已成為中國第一、全球前三雲服務廠商。AI、IoT和計算能力是阿裡雲核心競争力的三駕馬車,而業務協同和數據智能雙輪驅動智能商業将賦能更多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拓展智能之路。
開學典禮後,科技創業營首期師生合影留念。